多语言
  • 首页
  • 要闻资讯
  • 资讯详情
  • 嘉潍研究 | 非盈利股权蹊跷转 超常规交易是贿赂

    发布时间:2024-05-28

    导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打击腐败行为、惩治职务犯罪的坚定决心。本系列文章聚焦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围绕“新型”“隐性”腐败行为,突出实践、实战特性,立足侦办、辩护双方,进行案例式讲授、“攻防型”辨析、互动式研究,旨在助力读者理解掌握职务犯罪司法认定要点,提升辩护、预防技能。


    1

    职务犯罪案例研讨:

    “股权转让型”索贿



    Part.01 案情简介


    2013年5月,C市W区S街道党工委书记甲以母亲名义投资460万元入股J煤矿,占股10%,煤矿预计年产量6万吨。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落后小煤矿(9万吨/年及以下)的关闭退出。2016年12月,J煤矿永久性关闭,该煤矿直至关闭都未产生过收益。


    2014年初,甲透露S街道某征地还房工程招投标消息给H公司实际控制人乙,乙遂开始准备投标。2014年3月,H公司中标后,经甲同意,H公司违反招标文件要求以预付款方式支付工程预付款150万元。后经甲审批,S街道办支付工程预付款150万元。


    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甲投资的J煤矿处于基础建设阶段,无经营利润,煤炭市场行情低迷。2014年5月,甲要求J煤矿股东乙、丙二人收购其持有的股份,乙、丙深知收购有风险,均以无钱支付明确表示拒绝。后甲再次要求乙收购其股份,并提出按460万元本金及两年利息276万元的标准,要求乙支付736万元的“转让款”,同时承诺在乙支付全部“转让款”后出借300万元给乙。


    乙因担心H公司正在S街道承建的工程受阻,同时也希望以后在工程建设等方面继续得到甲的帮助,遂与甲签订《J煤矿投资转让协议》,以736万元的价格收购甲的股份。2014年8月,乙向甲实际控制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736万元。2014年8月25日甲借款300万元给乙。


    2009年至2011年期间,乙为实际控制人的H公司陆续承建了S街道辖区内的水沟工程、超市钢结构棚工程、综合楼建设项目;2017年至2018年,承建了S街道辖区内的河流综合整治工程。



    Part.02 谈话思路演示


    办案人员要在谈话笔录中获取有利于定罪的言词证据,也就是要在笔录提纲中,提前设计好取证要点。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模拟演示谈话提纲,也是控辩双方的较量。


    对甲问话及取证要点:


    办案人员:当时煤炭市场行情如何,J煤矿有无收益?

    甲:市场行情不好,J煤矿没有收益。 


    办案人员:为什么急于出让股份?

    甲:担心煤炭市场持续走低。 


    办案人员:为什么要先后两次找乙受让股份?

    甲:第一次乙不同意,所以第二次找乙,提出将300万元借款给乙。


    办案人员:乙为什么会收购股份?

    甲:主要是乙有求于我,另外300万元借给他,可以缓解他一定的资金压力。


    办案人员:如何为乙提供帮助的?

    甲:帮助乙承建了几个工程项目。


    对乙问话及取证要点:


    办案人员:当时煤炭市场行情如何,J煤矿有无收益?

    乙:市场行情不好,J煤矿没有收益。


    办案人员:为什么要收购甲的股份?

    乙:甲两次找我,不同意的话会影响业务发展。


    办案人员:为什么支付转让款后再向甲借款300万元?

    乙:是按照甲的提议,这样可以减轻我的资金压力,同时继续给与甲好处。


    办案人员:甲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乙:帮我承建了几个工程项目。



    Part.03 定性结论


    甲通过与其有职权职务利益关系的特定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以收取“资金利息”的名义收受他人财物,符合权钱交易特征,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Part.04 正误辨析


    国家工作人员投资入股企业,后将股权转让而获利的事实,属于民事商业交易行为,至多属违纪经营,不属于受贿犯罪。

    党员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属于违反党纪的行为,若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与自己职权职务相关的管理服务对象,且有为其谋取利益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借“转让股份”之名,收受好处的行为。



    Part.05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Part.06 启示与思考


    股权转让本属正常的平等主体之间市场经营行为,但领导干部的这类行为,往往与自身职权职务相关,因此就会造成“地位”的不平等。正如本案中,乙在煤炭行业十分不景气且企业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本不想收购股份,但无奈于有求于甲,“不得不”同意收购,而且还支付了高于市场价的转账款。这在本质上,就体现出“权钱交易”的特性。办案机关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市场行为的“面纱”。


    这个案例也警示广大领导干部,即便在企业股东主动要收购股份的前提下,也不要自己“迷住双眼”,“冲昏头脑”,真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民事行为。要多想想“为什么”,多算算“经济账”,透过表面看看有无“异常”。


    (本文的整理感谢吴念祖同学的帮助)


    微信图片_20240527132850.jpg

    以上内容为《领导干部涉法风险及心理攻防典型案例解析》中相关案例的主要内容,完整文本请购买本书获取。


    特别声明:

    本文由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嘉潍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嘉潍律师事务所官网意见箱
    尊敬的网友,您好:
    欢迎登陆嘉潍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为了不断提高网站品质以及嘉潍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的服务质量,您对我所任何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均可在此提出,我们会认真聆听。期盼您在百忙之中留下宝贵建议。您的资料仅供研究参考,绝不公开,请您放心回答。
    *姓名:
    *手机号:
    1、您是从何处得知嘉潍律师事务所信息的?
    2、本网站内容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是否有其他建议?
    3、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环境如何?是否有其他建议?
    4、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其他建议?
    5、目前嘉潍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6、与您联系对接的律师服务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7、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