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两会”有关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促进涉碳法律合规业务的发展,提升律师行业在“双碳”领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2024年3月14日下午,全国首期“碳市场法律合规研讨会”在嘉潍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研讨会由双碳人才网、嘉潍律师事务所、中碳教育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EMCA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石慧杰、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禹汉军分别就“‘双碳’背景下律师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这个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两位嘉宾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多角度的观点分享,不仅深入剖析当前涉碳法律业务面临的挑战,更提出具体的涉碳业务机遇,为涉碳法律服务设计与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以下是主任石慧杰、合伙人禹汉军的发言总结实录。
石慧杰主任对“双碳”行业的国家政策和律师“双碳”业务实操两个方面做出详细讲解。
他表示,目前双碳行业中的“1+N”政策体系已经形成。这就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各重点领域及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提供政策支撑,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指引方向,政策的制定表明节能降碳行业将会在我国交易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双碳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样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这就表明需要更多律师同行加入到节能降碳行业的队伍中来,用法律的手段促进双碳市场的活力,这也表明节能降碳行业将会成为律师业务的“蓝海市场”。
他指出,诸葛七律法律服务平台已经深入了解节能降碳行业多年,参与了大量节能降碳方面的课题研究,并且参与了现有国家标准的制订。利用“互联网+法律”的优势,为中国节能服务企业提供一站式专属法律、财税及知识产权等咨询服务,并依托中国节能协会和全国合作律师为全国企业提供诉讼及专项服务等。最后他代表诸葛七律平台作出承诺,愿意为节能降碳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律师自身成长和业务开拓提供免费帮助。
禹汉军律师表示,自2021年2月起我国相继出台了“双碳”政策性文件,这些法律体系的构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确保了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目前“双碳”法律服务正是一片蓝海,他建议律师可以关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服务、绿色金融法律服务、能源法律服务、环境合规法律服务、碳中和项目法律服务、ESG法律服务这六个领域,并详细介绍了律师的工作方向。
律师想要从事“双碳”法律领域面临的挑战:1.专业能力要求精,要具备深厚的相关法律专业知识;2.综合能力要求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双碳背景下的法律服务需求;3.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双碳”相关法制并不完善,政策变动频繁;4.市场竞争激烈,在政策法规关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规定中,律师介入相关业务没有明确授权,因此在业务拓展中,律师可能面临着不同行业的诸多竞争者。因此,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双碳”律师,必须未雨绸缪,自我武装,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充实学习,另一方面建立跨学科团队,组建业界联盟。
“双碳”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