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宇辉新账号直播间被指大规模抄袭”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随着短视频快速发展,视频文案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那么,如何界定短视频文案、梳理类知识到底有没有版权呢?
据此,嘉潍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对此类事件进行解读。
董宇辉直播间被指大规模抄袭
1月29日晚间,百万粉丝博主“杨藩讲艺术”发布两条视频,称与辉同行直播间大规模抄袭自己的文案。
他在两条视频中列举了三段与辉同行主播董董解说米开朗基罗时,与自己早年间介绍米开朗基罗视频的相似之处。首先是米开朗基罗师徒关系部分,该博主称对方内容、架构、用语与自己视频几乎一模一样,自己是最早在国内网络平台按照中国师徒关系模式讲解文艺复兴三杰的,关系图也是通过查找十多个文献才整理出的。
其次与辉同行主播董董向直播间网友展示的法乌努斯雕塑图片,是自己的视频截图。董董称该雕塑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实际上并不是,原本雕塑已经不存在了,那张图是自己找的雕塑范例。
另外,自己在解释米开朗基罗全名含义的时候,取了一个不靠谱的中文名“富贵”来搞笑,并按照名字的语言因素来解释名字的含义,与辉同行直播间也是如此。
博主“杨藩讲艺术”表示,讲知识借鉴在所难免,但需注明参考作者或者灵感来源,当重合度达90%,卖货时商用并切片做成短视频,属于抄袭行为。
对于被指抄袭的言论,与辉同行主播董董直播时称,讲解艺术时可能会用到一些老师的作品,但无意冒犯,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沟通,疑似回应抄袭事件。董董还称给“杨藩讲艺术”留言被删,“杨藩讲艺术”则称未删除,还遭对方粉丝辱骂,对方还在自己直播时刷了500元礼物,疑想让事情翻篇。
嘉潍律师解读该如何适用著作权保护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向记者表示,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是只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例如,通过师徒关系的方式介绍文艺复兴三杰、使用雕塑范例介绍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以及根据语义等因素解释米开朗基罗全名含义并翻译成中文名“富贵”,这些应该属于原作者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表达方式,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原作者对其文案应享有著作权。未经原作者的许可,与辉同行的主播使用与文案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涉嫌构成著作权侵权。”
赵占领律师表示,如果仅仅是借鉴他人灵感或者参考他人陈述的客观事实,而在具体措辞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则不构成侵权。比如《三国演义》参照《三国志》的主要历史事实,以此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甚至设计了很多艺术性的细节,这些都属于表达形式不同,显然不属于侵权。
此外,关于“标注借鉴文案的来源”问题,赵占领律师指出,如果与辉同行的主播主张构成《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即“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还需要判断是否属于“适当引用”。
而是否属于“适当引用”具体需从四个方面判断:1.引用的对象限于已发表作品,如果引用未公开发表的作品侵犯他人的发表权。2.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名称以及作品名称,否则不是引用而是抄袭。3.引用目的必须是为介绍、评论作品或者说明问题。4.引用作品不能构成新作品的主体部分或实质内容,不宜整段引用、整篇引用、大量引用、全文引用。
“与辉同行的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并非指明原作者及作品名称,显然不属于‘适当引用’,进而也不属于‘合理使用’范畴。原作者有权要求停止侵权(删除侵权视频)、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