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全国律协金融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金融法治创新与法律实务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市律师协会银行与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协办。全国律协会长高子程、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杨敬举、全国律协金融委主任沈田丰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律协监事皮剑龙列席会议并发表监事意见。全国律协在京理事和全国律协金融委委员、北京律协银行与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领域律师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全国律协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嘉潍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曾海受邀出席此次交流会,主持了“反洗钱与金融风险防控”单元,并在“绿色金融与政策解读”单元进行主题演讲。
01 “反洗钱与金融风险防控”单元

赵曾海主任表示,当前金融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跨境资本的频繁流动,洗钱犯罪的手段日益翻新,其隐蔽性和专业性持续增强。这种变化给法律实务工作者,无论是检察官、法官,还是律师,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指出,金融风险的防控离不开法治的坚实保障,更离不开每一位法律同仁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携手共进,才能在金融法治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02 “绿色金融与政策解读”单元
在“绿色金融与政策解读”单元,赵曾海主任进行了主题为“《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解读与律师实务机遇展望”的精彩演讲。

他深入剖析了《目录》的核心框架与政策突破,指出《目录》整合原《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与《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核心内容,构建覆盖九大领域的分类体系,细化为二百余项具体经济活动。其中,标准统一化、领域扩容化、技术精准化的三大政策突破尤为关键
赵曾海主任进一步指出,《目录》的实施重塑了绿色金融法律服务需求结构,律师需在五大核心领域构建专业能力,包括:项目融资与交易结构设计、合规审查与风险管理、跨境绿色投资与争议解决、ESG 与信息披露法律服务、政策响应与制度创新。
针对如何把握这些机遇,赵曾海主任提出了专业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他建议律师重构知识体系,打造T型知识结构;运用法律科技工具实现技术赋能法律;建立国际协作网络拓展服务半径。并强调,《目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进入“标准驱动”新阶段,律师的角色将从传统的合规执行者升级为价值创造者,在政策、市场与技术创新交汇点上成为绿色金融生态的核心枢纽。


嘉潍律师事务所始终密切关注金融法治领域动态趋势。此次交流会为律所提供了宝贵契机,律所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知识体系建设,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展望未来,嘉潍律师事务所将致力于成为绿色金融法律服务领域的领军者。以专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嘉潍智慧和力量,在推动金融法治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新的篇章。
©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