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
  • 首页
  • 要闻资讯
  • 资讯详情
  • 嘉律师研究 | 刘秀芳、党超等:合规实践:医疗AI项目DPIA与内部治理要点——医疗大数据合规系列(七)

    发布时间:2025-07-22


    当今医疗AI项目往往需要处理海量患者信息,如病历文本、医学影像、基因组数据,以训练和验证算法模型。鉴于其高敏感性与潜在风险,GDPR和中国个保法均倡导或要求在启动高风险数据处理之前进行隐私影响评估(DPIA,Data Protection Impact Assessment;在中国也称PIPI,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此外,机构内部还必须建立起明确的数据保护责任体系,才能形成合规的闭环。




    01

    DPIA/PIPI的适用情形




    就DPIA/PIPI的适用情形而言,GDPR第35条明确规定,若数据处理活动“基于新技术、大规模处理特殊类别数据、或可能对个人权利造成高风险”,则应在开展活动前进行DPIA。以医院计划推出AI影像诊断平台为例,该平台需要收集数十万患者的CT影像用于算法训练,这显然属于“大规模处理敏感数据”的范畴,因此,医院必须事先完成DPIA,并妥善保留相关文档。若医院未能履行DPIA义务,监管机关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


    同样,中国个保法第55条也要求,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自动化决策、大规模个人信息出境以及其他高风险场景时,应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保存三年以上。医疗AI项目通常涉及“处理敏感信息”和“自动化决策”这两大高风险要素,因此,在项目上线前形成正式的评估报告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应对潜在的监管核查或诉讼。




    02

    DPIA/PIPI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DPIA/PIPI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 描述项目与数据流:说明AI项目的目的、功能,收集哪些医疗数据、从哪里获取、如何存储与分享,预期保留时限等。


    b. 识别风险:列举在合法性基础、数据最小化、安全防护、用户权利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合规与伦理风险。


    c. 评估影响:量化或定性评估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危害程度,如数据泄露、算法歧视、跨境违规等。


    d. 拟定应对措施:提出降低风险的具体手段,如假名化、缩减数据字段、增设人工复核、完善告知与撤回机制等。


    e. 得出结论并记录:对剩余风险能否接受做出综合判断,如仍无法降至可控范围,可建议项目暂停或调适方案。


    通过这一过程,AI开发团队与合规部门可深入了解项目对个人权益的潜在冲击点,为决策者提供完备的风险与对策清单。




    03

    内部治理要点: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在内部治理方面,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是确保合规的关键。GDPR要求医院、保险公司、科研机构等大规模处理敏感数据的机构任命数据保护官(DPO),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汇报工作。中国个保法第52条也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指定负责人,负责统筹隐私合规工作,并接受公众或监管咨询。在医疗单位中,往往成立“信息安全与合规委员会”,由院领导牵头,合规法务、IT专家、临床部门代表共同参与,形成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同时,制度化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或引进AI项目之前,合规部门需审核项目是否需要进行DPIA,如需则指导项目组完成评估报告;项目上线后仍须持续监控与定期审计,及时更新评估结果。医院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对如何分级分类存储患者数据、如何授权访问、如何处理内部违规行为等做出明确规定。


    此外,员工培训与考核同样重要。应让技术人员和医生明白“数据最小化”“敏感信息保护”等原则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实实在在的法律义务。结合岗位要求,定期组织培训和模拟演练,如数据泄露应急流程等,确保全员熟知;可将合规表现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04

    常见问题与改进方向




    然而,在医疗AI项目的合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与改进方向。例如:


    a. AI开发过程缺乏记录:部分企业只在结题或上线前才补做形式化的DPIA,实际开发时对隐私风险少有关注。应倡导“Privacy by Design”,从模型开发初始就融入合规与安全考量。


    b. 内部数据滥用:有些员工或研究人员拿到大量患者信息后,私下保存在移动硬盘,或将其传给不相关第三方。一旦出现泄露,很难追责到具体责任人。因此,需实施严密访问控制与审计日志机制。


    c. 跨部门沟通障碍:临床部门、信息技术团队、法务合规部门缺乏日常协作,导致DPIA形同空文。解决之道是设立统一的合规指挥体系,并建立“敏感业务必会签”制度,确保各专业团队在关键环节参与决策。




    05

    展望:以合规为基础的AI医疗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愈发深入医疗核心业务,从临床诊断到个性化治疗均可能被算法赋能。一套严谨且可操作的合规机制,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更能帮助医院和科技企业树立公众信任,避免后续隐患。DPIA(或PIPI)并非仅是一纸报告,它代表着对患者权益与数据安全的尊重,也标志着医工融合的另一种专业素养。


    当医疗AI的潜能不断释放,合规与隐私保护将成为其可持续成长的“安全栅栏”。唯有在技术与法律协同演进的背景下,AI医疗才能真正赢得社会认同,实现“用数据守护健康,用算法呵护生命”的美好愿景。



    嘉潍律师事务所官网意见箱
    尊敬的网友,您好:
    欢迎登陆嘉潍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为了不断提高网站品质以及嘉潍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的服务质量,您对我所任何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均可在此提出,我们会认真聆听。期盼您在百忙之中留下宝贵建议。您的资料仅供研究参考,绝不公开,请您放心回答。
    *姓名:
    *手机号:
    1、您是从何处得知嘉潍律师事务所信息的?
    2、本网站内容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是否有其他建议?
    3、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环境如何?是否有其他建议?
    4、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其他建议?
    5、目前嘉潍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6、与您联系对接的律师服务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7、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