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
  • 首页
  • 要闻资讯
  • 资讯详情
  • 嘉潍研究 | “预分红”真假难分辨 查实情权钱交易现

    发布时间:2024-08-17

    导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打击腐败行为、惩治职务犯罪的坚定决心。本系列文章聚焦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围绕“新型”“隐性”腐败行为,突出实践、实战特性,立足侦办、辩护双方,进行案例式讲授、“攻防型”辨析、互动式研究,旨在助力读者理解掌握职务犯罪司法认定要点,提升辩护、预防技能。


    1

    职务犯罪案例研习:

    “预分红型”受贿典型案例解析



    Part.01 案情简介


    L市粮库和L市面粉实业总公司成立了J公司,后改制为民营企业。作为J公司股东之一,L市粮库主任甲的股权由J公司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乙代为持有。


    J公司改制后三年间,多次向L市粮库借款,借款金额计约5000余万元,为感谢甲对J公司借款的帮助,乙先后多次以J公司“预分红”形式给予甲好处费共计70万元。



    Part.02 谈话思路演示


    办案人员要在谈话笔录中获取有利于定罪的言词证据,也就是要在笔录提纲中,提前设计好取证要点。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模拟演示谈话提纲,也是控辩双方的较量。


    对甲问话及取证要点:


    办案人员:与乙如何商议“预分红”事宜的?

    甲:乙只说了要“预分红”,具体如何分,分多少我都没问。


    办案人员:为什么对“预分红”的具体情况不过问?

    甲:我明白乙是想通过“预分红”给我好处,所以就答应了,没多问。


    办案人员:你是如何为乙提供帮助的?

    甲:承诺或者给人打招呼。


    对乙问话及取证要点:


    办案人员:J公司经营状况如何?有无条件“预分红”?

    乙:J公司无实际及可预期收益,不符合“预分红”条件。


    办案人员:各股东比例是多少?按照比例,应给甲“预分红”多少?

    乙:没有按照实际比例“预分红”。


    办案人员:为什么要给甲70万元“预分红”?

    乙:为了对甲帮助办理借款事宜表示感谢。


    办案人员:在J公司借款事项上,甲是如何提供帮助的?

    乙:明确请托过甲帮助办理借款,最后借款获批了。



    Part.03 定性结论


    甲收受J公司法定代表人乙以“预分红”名义送的70万元,符合受贿罪“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之规定。



    Part.04 认识误区


    股东领取“预分红”款系民事行为,受《公司法》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是公司法人及股东之间的意思自治行为,不构成犯罪。


    “预分红”作为股东应有的权利,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如果“预分红”的做法有悖于《公司法》的规定,甚至以“预分红”之名行行贿之实,就应当根据相关言词证据、公司股东获取利益情况综合判断,来揭开“预分红”面纱。


    同时,也应当正确理解到,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能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刑法》亦规定罪刑法定,公务人员若没有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即使参与了营利性活动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受贿)。



    Part.05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Part.06 启示与思考


    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为了达到“以钱买权”的目的,行贿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有的领导干部会“迷失”在请托人设置的各种“迷人的面纱”之下。比如此案中,把行贿款与股东权利“捆绑”在一起,将犯罪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交织在一起,极有可能会使受托人“信以为真”,“傻傻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行使权利还是违法犯罪。


    但无论受贿人与行贿人以何种形式加以掩饰、或事后以各种说辞进行狡辩,企图瞒天过海掩盖其中违法勾当,只要做到权与钱“隔离”开来,就一定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


    微信图片_20240527132850.jpg

    以上内容为安鸿鹏律师撰写的《领导干部涉法风险及心理攻防典型案例解析》一书中相关案例的主要内容,完整文本请购买本书获取。


    特别声明:

    本文由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嘉潍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嘉潍律师事务所官网意见箱
    尊敬的网友,您好:
    欢迎登陆嘉潍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为了不断提高网站品质以及嘉潍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的服务质量,您对我所任何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均可在此提出,我们会认真聆听。期盼您在百忙之中留下宝贵建议。您的资料仅供研究参考,绝不公开,请您放心回答。
    *姓名:
    *手机号:
    1、您是从何处得知嘉潍律师事务所信息的?
    2、本网站内容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是否有其他建议?
    3、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环境如何?是否有其他建议?
    4、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其他建议?
    5、目前嘉潍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6、与您联系对接的律师服务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7、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