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换脸”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存在滥用之嫌,甚至有人利用AI换脸实施犯罪,例如伪造不雅视频、换脸诈骗等。
如此以假乱真,让人防不胜防。针对此类事件,北京广播电台《警法在线》直播节目连线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宗霖律师,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专家解读。
前不久,内蒙古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自福建的郭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今年4月,他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称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在10分钟内,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到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上。
事后,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得知被骗,原来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其实施诈骗。“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事后说。
警法
在线
李律师,您觉得郭先生有什么办法把自己被骗的430万要回来吗?有可能吗?
我也留意到这个新闻,当时郭先生及时报警,警方迅速启动了止付机制,在银行的配合下,成功止付拦截了336.84万元,余款警方还在全力追缴。所以,在遇到风险或可疑情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求助。
警法
在线
那像这种通过AI换脸还有拟声技术,佯装另外一个人的好友,通过视频验证的方式借钱,这个是不是一种诈骗呢?
是的,是电信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核心就是骗子让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信以为真,从而将公私财物自愿交给了骗子,但这种自愿不是他真实的意愿,而是被骗子制造的假象所迷惑和蒙蔽而上当受骗的结果,这就属于诈骗。在本案中,郭先生的遭遇显然是被诈骗了。
警法
在线
现在我们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甚至网上应用商店中就能够搜到一些换脸的小程序、APP,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生产者和网上的销售者,他们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什么样的行为呢?
这个是有法规明确规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里面明确规定了AI换脸或者拟声技术等深度合成的APP、小程序的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第一,是信息安全主体责任,这些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注册、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信息发布审核、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具有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第二,要对使用者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第三,对使用者的输入数据和合成结果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违法不良的信息,要及时的向相关的部门报告。
警法
在线
如果没有报告,也没有很好的去履行责任,核实对方的身份的话,经营者主体要承担什么责任?
这个法规也明确规定了:服务的提供者和技术的支持者,如果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如果构成了犯罪,要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警法
在线
假设骗郭先生的骗子是通过网络上的应用商店下载的换脸小程序,那么这些管理者、生产者、销售者,也要承担责任吗?
AI换脸的APP、小程序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也是在不断规范的过程中。法规要求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功能的服务的,应当进行显著标识,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他们如果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警法
在线
如果有不法分子,用平台或者应用商店下载换脸APP、小程序,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平台、应用商店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规定:互联网应用商店和应用程序分发的平台,要落实上架审核、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的责任,去核验这些深度合成类的应用程序的安全评估、备案等情况,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要及时予以不予上架、警示、暂停服务或者下架等处置。如果违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1195条规定,如果网络用户发现了网络服务实施的一些侵权行为,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如果接到通知后,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能够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那对损害的扩大部分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警法
在线
对于郭先生的朋友来讲,他是不是被侵犯了肖像权、隐私权等权利,他可以去进行追责吗?
这个是刑事案件,主要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侵犯个人肖像权属于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不论是个人平台还是软件开发商,只要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了他人的肖像进行“AI换脸”,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因为肖像它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反映出来的特定自然人的特征,这种可识别性是肖像的核心。除了面部形象之外,身体形象也是特定主体的,身体形象的可识别性也是在保护范围内的。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一个人的脸嫁接到了另一个身上,实际上破坏了肖像与身份主体的同一性,出现了对肖像权的侵害。所以,在确定具体责任承担的时候,还需要结合侵权人的过错责任、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范围和后果,以及对被侵权人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认定。如果是APP、小程序等,在运营过程中侵犯了肖像权,也是要被追责的。
郭先生这个是刑事案件,主要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侵犯个人肖像权属于民事责任。
前面提到有人用AI换脸的方式制作一些私密小视频,这除了可能侵犯肖像权,还涉嫌侵犯名誉权,甚至可能涉嫌犯罪。
未经授权,将一些影视作品换脸,也有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人的作品修改权、侵犯著作权人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知识产权。
李宗霖 合伙人
lizonglin@javy-lawyers.com
李宗霖律师的业务领域主要为:刑事辩护与代理、争议解决与诉讼。
李宗霖律师的社会职务有:第四届朝阳区律师协会服务两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第四届朝阳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会委员。
扫码直通官网简历
©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