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十届全国律协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律协会长高子程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和总结讲话,监事长吕红兵发表监事意见。 全国律协理事/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嘉潍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曾海受邀出席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回顾总结全国律协2024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系统谋划2025年协会重点工作任务。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位理事齐聚一堂,谈感受、话发展、献良策。
分组讨论会上,赵曾海主任提出以下建议: 一、设立“人工智能法律专业委员会” 建议内容: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全国律协在2024年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已深度渗透法律服务领域。结合近期“数据安全合规”“算法伦理争议”“AI工具应用边界”等热点议题: 1. 构建“技术+法律”复合能力体系 • 设立“人工智能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科技企业制定《AI法律服务操作指引》,重点研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标准、算法推荐服务合规边界、生成式AI内容版权归属等问题。 2. 探索AI赋能的新型服务模式 • 推动“法律智能体”应用; • 建立“AI法律诊所”。 二、鼓励跨区域法律服务协作网络发展 建议内容:鼓励建立全国性甚至全球性法律服务协作网络,实现案件委托、专家资源、异地取证等环节的线上协同。例如,针对“一带一路”项目,可组建多地域律师联合服务团,共享跨境法律数据库。 创新点:突破地域限制,优化律师资源分配。 三、改革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机制 建议内容:废除《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中“行政化盖章”环节,改为“双随机一公开”数字化抽查,重点核查律所合规管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例如,可参考中山市律协的“调查督导权”设计,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考核,增强公信力。 创新点:剥离行政干预,回归行业自律本质。 四、推动律师参与立法听证会常态化 建议内容:设立“律师立法意见直通车”,邀请律师代表参与《公司法》《数据安全法》等修订草案的公开听证会,建立意见采纳反馈机制。例如,可借鉴全国律协在《商标法修订草案》中的参与经验,组建专业律师观察团,提升立法科学性。 创新点:打破律师仅作为“意见提供者”的角色,强化其在立法全流程中的专业话语权。 五、建立全国统一的律师维权与惩戒信息平台 建议内容:整合现有维权、惩戒数据,开发“律师法治服务码”系统,实现执业风险预警、维权申请在线提交、惩戒结果实时查询等功能。例如,可参考中山市律协的“不予立案监督机制”,在平台中增设投诉进度跟踪、跨区域协作模块,提升纠纷处理效率。 创新点:打破地域壁垒,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维权与惩戒全流程透明化,降低律师维权成本。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律师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在行业内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合力。未来,嘉律所将继续秉承专业、严谨、务实的执业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建设,为推动律师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