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
  • 首页
  • 要闻资讯
  • 资讯详情
  • 嘉潍动态 | 执行主任葛友山接受《法治日报》采访,解读“速成学历”买卖乱象

    发布时间:2024-09-26
    640 (72).jpg

    图|《法治日报》

    JAVY LAW FIRM


    近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速成学历经验帖”,这实际上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速成学历”付费服务项目。当学历变成了中介机构的生意,相关乱象接踵而至,在实践中可能存在虚假宣传、合同违约、学历造假等多重问题。


    据此,嘉潍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创始合伙人葛友山律师接受《法治日报》采访,对此类事件进行解读。



    01

    学历到手求职不认 中介机构涉嫌欺诈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以“学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截至目前,相关投诉达4万余条,其中多数纠纷为“虚假宣传”“拒绝退款”。涉及“海外学历”这一关键词的投诉中,主要纠纷包括:教育培训机构将非学历教育包装为学历教育,学员无法通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认可,销售中存在误导欺诈行为,机构拒不退款等。


    一名消费者反映其被中介机构“坑”了:其与中介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且在协议中写明“甲方确保学员报读的时候,所报院校在涉外监管网或者中国留学网可查。不管是报考中外合办在职MBA(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是国际独立办学在职MBA,顺利毕业后,都可以获得国外的硕士学位证书,证书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之后使用效力等同于国内研究生学历学位双证”。然而,其后续在涉外监管网查询不到所读学校,学历也不能在中国留学网认证。对方所提及的“海牙认证”,在求职时并不被认可。

    葛友山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中介机构上述行为可能构成欺诈,如果学员证明机构故意隐瞒或虚假宣传,导致其误以为所获得的证书能被普遍认可而受到损失,可通过民事途径请求撤销合同,返还已支付的款项,并可以请求赔偿损失。“当存在机构仅提供学位证书而无学历证书,且该证书不被普遍认可时,学员应及时请求撤销合同并追讨已支付的学费。若机构的宣传具有误导性,且无法认证的学位影响到学员的职业规划和经济利益,学员也可主张损害赔偿。”


    02

    违背教育基本目的 合同或被认定无效


    对于一些机构宣称能帮助学生“代为完成学业”的合同,葛友山律师认为,此举违背教育的基本目的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校外培训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如果学历提升机构存在不按照正常出勤完成学习,而通过支付费用享有代完成作业和论文的服务,教育从业者和学员的行为都可能构成造假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对于培训机构作出的‘保证一年硕士顺利毕业,两年到三年博士顺利毕业’的承诺,应持谨慎和理性态度。‘速成学历’等快速毕业路径往往意味着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研究和理解复杂的学术问题,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影响到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葛友山律师说,同时这种承诺可能使得培训机构面临多方面的法律风险,包括合同违约、涉嫌不正当竞争等。一旦培训机构的这类承诺无法实现,消费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要求培训机构予以赔偿。


    03

    严格学历认证审查 完善学位授予制度


    自2021年9月以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陆续发布了五个批次涉及32所国外高校或其学历教育项目的审查公告。将于2025年1月起施行的学位法明确要求,“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承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葛友山律师指出,买卖“速成学历”乱象扰乱教育秩序,破坏教育公平,损害官方认证机构公信力,亟待加强治理。


    “要从源头上把关,官方认证机构继续加大认证审查力度,结合多项辅助材料评判。同时设立渠道,在用人单位对某项学历有所疑问时,教育主管部门需积极配合审查鉴定,畅通反馈渠道。”葛友山律师说,还要加强认证院校质量把关,从严把握互认院校质量,及时更新院校名单。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以确保培训机构符合资质要求,从而预防无资质机构的出现。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应向对应的政府部门申请审批,进行分类管理有助于精确监管。


    “在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中,可调动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多部门的力量,形成协同作用。比如说,市场监管部门在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等方面加大执法力度;教育部门在教育质量和教师资质方面加强审核,以更全面地保证学历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葛友山律师说。


    葛友山律师建议,监管机构应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审批和日常监管、完善信息公开及投诉渠道,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以保障教学质量和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对存在造假和欺诈行为的机构进行处罚,可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对于违反规定取得学位的学生可撤销其学位。



    相关人士 更多
    嘉潍律师事务所官网意见箱
    尊敬的网友,您好:
    欢迎登陆嘉潍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为了不断提高网站品质以及嘉潍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的服务质量,您对我所任何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均可在此提出,我们会认真聆听。期盼您在百忙之中留下宝贵建议。您的资料仅供研究参考,绝不公开,请您放心回答。
    *姓名:
    *手机号:
    1、您是从何处得知嘉潍律师事务所信息的?
    2、本网站内容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是否有其他建议?
    3、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环境如何?是否有其他建议?
    4、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其他建议?
    5、目前嘉潍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是否满足您的需求?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6、与您联系对接的律师服务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7、您认为嘉潍律师事务所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