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维所为拉近与律师距离,特推出《嘉维访谈》系列栏目,让我们一同来了解每位律师背后的故事。
工作中,他严谨细致,不苟言笑,是正义的代言人;生活中,他青春活力,热爱生活,是新时代的青年律师。他就是本期访谈嘉宾——曹源律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问答
Q
您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律师呢?
曹源律师:
小时候喜欢看港剧,特别看过很多TVB的律政剧,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剑的画面一直深深吸引着我,而律师机敏、冷静、风度翩翩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有着巨大的魅力。加之自身的逻辑思辨还可以,所以大学果断选择了法律专业,后来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有幸在检察院、企业、律所都实习过,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优势,还是选择了律师这一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行业。
Q
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加入嘉维律师事务所呢?您对嘉维所的印象如何?
曹源律师:
机缘巧合。在我开始有独立执业的想法时候,正好嘉维抛来了橄榄枝。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不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文气息,这里的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独栋别墅似的办公环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另外零成本职业、共享办公、免费食堂等扶持政策,为我们青年律师提供了优良的成长环境。还有身边优秀的律师同行们,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专业性、严谨性,更感受到大家充满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精神,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Q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个案件的审理往往会来自媒体、社会的关注,有时候对案件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反作用,您是如何看待大众媒体对案件的影响的?
曹源律师:
引用《乌合之众》里面的一句话:“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虽然这话本身有些极端,但很多时候媒体的报道都会严重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导向,进而干预到案件审理。其实,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理应保持真实、客观、全面,但目前有部分媒体为了搏眼球往往只给人们提供感兴趣的部分,而忽视了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这恰恰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相背离,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审判进程造成不良影响。之前不久,全国律协制定出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禁止律师违规炒作案件的规则》,无疑也是意识到了有些媒体报道在审判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影响。
Q
有人认为律师应该是正义的化身,不应该帮坏人讲话,您怎么看?
曹源律师:
首先,律师不是正义的化身,法官、检察官、警察也不是。因为是人就会犯错,而正义怎么可以犯错呢?甚至法律本身都无能代表正义,这仅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而已。只有神才是所谓正义的化身,这是人类无法企及但永远求索的目标。而律师的使命应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维护客户的权益。即便是恶人,也享有得到充分辩护的权利,而这才是经历无数纷争之后人类总结的程序正义——未经审判,皆为自由。
Q
之前有舆论认为人工智能将取代律师工作,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曹源律师:
目前,诸如法律检索工作、文书起草工作、案例信息统计等基础性工作都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自动生成了。基于此,有些人认为日后律师的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我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这都是不可能的。
随时社会的不断发展,体力成本、智力成本、风险成本这三大成本可能被人工智能逐步取代,而第四大成本——沟通成本依然无法被替代,而这个成本也正是律师行业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举个例子,为什么普遍反应视频会议的效果好像没有当面沟通效果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真实的情绪。对于律师行业,尤其是诉讼业务,察言观色是我们的基本功,所有案件的第一步都是沟通,然后才是协调处理。如果非要说有一天人工智能能够取代律师工作了,那我觉得整个社会上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被取代了。
因为法条是冰冷的,但人心是肉长的,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就是律师与当事人、法官、检察官之间的有效沟通。当然,人工智能在案例检索、审查合同方面对律师工作大有助益,但是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无法取代。
Q
工作之余,您还有哪些爱好?这些爱好是否对您的职业有帮助?
曹源律师:
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弹吉他和打篮球。我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除了法律专业的书籍,小说、历史、哲学什么书都看。我认为律师这个职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本身,还需要很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世事洞明皆学问,很多功夫是在事外的,并且学习到的知识都会对从业有一定帮助。弹吉他、打篮球、户外运动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有助于适当解压。
曹源
嘉维律师事务所
律师
业务领域
法律风险与合规、争议解决与诉讼、房地产、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
扫码直通官网简历
©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8018264号-1